化石燃料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比重的66.6%,比重持续下降。
请水电总院牵头负责整体组织检查工作,并具体负责工程建设运行质量检查工作;请鉴衡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分地区负责开展主要设备质量检查工作;请中国电科院重点参与光伏发电项目有关并网工作的建设运行质量检查。包括装机容量、太阳平均年辐照量、年日照小时数、建设时间、发电时间、累计发电量、组件及逆变器型号和生产厂家、组件类型及单体容量、组件是否可调及调节方式、逆变器类型及单体容量、项目所在地海拔高度;对分布式光伏还应提供建设方式等相关信息;2.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文件。
二、工作内容本次质量大检查主要针对已投运的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重点检查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主要设备及部件质量两个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鉴衡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光伏发电工程质量管理,我局决定组织开展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并制定了质量检查工作方案,现印发各相关单位参照实施。对于无有效测试报告的项目,可经报告国家能源局同意后选择开展现场诊断性测试验证。主要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见表一。请水电总院在2015年7月底前将检查成果报送国家能源局,请非重点省在2015年7月底前将各省检查成果报送国家能源局。
根据重点检查项目清单,明确各工作组赴逐个项目现场的日程安排。(2)重点验证组件功率衰减程度与保证值的一致性,并对组件功率过快衰减的原因进行诊断性测试。而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建成并布局六位一体能源微网、清洁能源电商交易平台、能源智能建筑、区域能源互联中心、能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数据实时采集、云存储、大数据挖掘及在线专家分析系统,可使电站可自动体检,给出最优清洗、部件更换和维护等建议。根据公开信息,国内光伏公司在几年前布局建设的光伏电站,从2014年开始逐渐正式并网发电,而2015年并网发电机组的数量将会进一步提升。而当互联网+这把火开始向光伏行业蔓延,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让互联网+光伏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一个新的入口似乎正被打开。尽管工业4.0在中国相对还是新生事物,但能源互联网正在国内慢慢显现。
行业大佬加速布局一直致力于分布式电站开发的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曾表示,目前有许多光伏公司正在不同程度上拥抱互联网,试图将互联网思维和光伏产业进行结合。此外,数月前,作为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远景能源,也推出了以太阳神名字阿波罗命名的第三方光伏电站管理云平台。
如果换算成投资金额,总投资将超1400亿。日前,华为集团在黄河上游水电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化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这样的智能光伏,不仅可以向运维人员提供实时的电站发电数据和数据之外的其他电站工作情况,还可以帮助减轻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尤其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让电站更为稳定,而且便于运营方检查设备。这次合作被行业认为是光伏互联网合作迈出的坚实一步。
而运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光伏电站,将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据电池中国网(微信号:cbea_battery)小编了解,国内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布局互联网+光伏行业,并已经初具成效。4月1日,国内的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全新发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平台,共同推动新能源向互联网+的产业革新。17.8GW的规模不仅高于2014年备案计划的14GW和征求意见稿的15GW,而且与2014年实际新增光伏并网量(10.6GW)相比,其增幅接近七成
随着百兆瓦级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推进,相关的设备维护工作也将变得更加困难。而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建成并布局六位一体能源微网、清洁能源电商交易平台、能源智能建筑、区域能源互联中心、能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17.8GW的规模不仅高于2014年备案计划的14GW和征求意见稿的15GW,而且与2014年实际新增光伏并网量(10.6GW)相比,其增幅接近七成。此外,数月前,作为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远景能源,也推出了以太阳神名字阿波罗命名的第三方光伏电站管理云平台。
互联网+光伏前景广阔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规模设定为17.8GW。而当互联网+这把火开始向光伏行业蔓延,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让互联网+光伏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一个新的入口似乎正被打开。尽管工业4.0在中国相对还是新生事物,但能源互联网正在国内慢慢显现。据电池中国网(微信号:cbea_battery)小编了解,国内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布局互联网+光伏行业,并已经初具成效。但是,目前大规模光伏电站存在设备数量多、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电能损耗大、电站系统效率低等问题。而运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光伏电站,将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
4月1日,国内的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全新发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平台,共同推动新能源向互联网+的产业革新。在从多晶硅到光伏电站全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中,互联网将成为协鑫集团整合金融、产业、市场及服务等各种资源的重要工具。
想象一下,组串式逆变器、无人机和多媒体运维系统相互连接,利用互联网的无线宽带集群,以最高效的方式处理电站发电情况。如果换算成投资金额,总投资将超1400亿。
这样的智能光伏,不仅可以向运维人员提供实时的电站发电数据和数据之外的其他电站工作情况,还可以帮助减轻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尤其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让电站更为稳定,而且便于运营方检查设备。根据公开信息,国内光伏公司在几年前布局建设的光伏电站,从2014年开始逐渐正式并网发电,而2015年并网发电机组的数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行业大佬的诸多新动向表明,拥有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撑,似乎已经成为了光伏电站的标配,光伏产业正在开始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日前,华为集团在黄河上游水电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化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数据实时采集、云存储、大数据挖掘及在线专家分析系统,可使电站可自动体检,给出最优清洗、部件更换和维护等建议。随着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规模越来越大,后期运营和维护业务将成为未来电站板块中增长最快的业务。
同时,华为还通过无线宽带集群和多媒体运维系统,实现专家和现场运维人员协同工作,用实时的视频和语音通讯,让远程专家提供一站式专业、安全、准确的技术支持。这次合作被行业认为是光伏互联网合作迈出的坚实一步。
今后,将会有数十万太阳能电站接入阿里云,变身互联网+光伏发电站。行业大佬加速布局一直致力于分布式电站开发的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曾表示,目前有许多光伏公司正在不同程度上拥抱互联网,试图将互联网思维和光伏产业进行结合
对于能源的选择,早期人类由于选择的唯一性是不计成本的,即在确立某种能源的产品属性同时就确立它的商品属性。这是中国特定市场环境的必然产物,也是光伏产业新旧周期转换的必然产物,是典型的阶段性现象。
不久前笔者也曾提出:中国光伏已经到了可以开始讨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所以说光伏产业还在前幼稚期,是因为光伏发电由于补贴的存在,所以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商品。特别是在中国特殊的产业环境中,光伏非完全市场化产业独特的运行形式和速度表现尤为突出。如果长时间关注中国光伏,人们会注意到:从2013年底以来,资本的进入、投融资手段的多样性消息要远远多于技术进步的消息。
从2004年起步到2008年,中国光伏就实现了全球产能第一,产品99%出口,2010年就实现了产品占据全球市场60%的份额,并持续保持至今。在光伏新周期,伴随产业整合的逐步完成,合理利润率必将回归光伏中上游环节;伴随《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产业政策的执行和产业技术、规模将发挥更多作用的影响,产业链各环节的有竞争力企业将变得不仅更大还将更强;伴随招标制等市场化手段的推出和国家严打路条现象,终端市场将更加有利于有竞争力企业探讨新的商业模式。
受各国光伏补贴电价的持续增加带来需求市场持续增加的影响,光伏产业不但没有进入供求调整期反而进入更快增长期,使得产业供求更加失衡、产业整合延迟到2011年中期才开始。中国光伏由于众多可能性的存在,就像一部故事复杂、结局值得猜想的长篇小说,充满了吸引力。
过去几年,由于产业整合,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平均化阶段性地向终端市场倾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畸形混乱、群雄并起的光伏产业。也因如此,正在经历光伏新周期的中国光伏更让人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期盼。
顶: 2423踩: 57847
评论专区